“shi”还是“si”,吵上热搜第一!网友集体失忆了?专家回应→
到底“故天将降大任于‘斯’人也”
还是“故天将降大任于‘是’人也”
近日
网友们因为一篇课文
将相关话题“吵”上热搜第一
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
是初中语文课本上的必背古文
但最近不少网友发现
自己背课文一直都背“错”了
“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,
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……”
这一段耳熟能详的千古名句
不少网友背的是
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”
原文到底是“斯”还是“是”?
许多人翻出压箱底的老课本求证
打开一看,傻眼了
有网友翻出了
1992年版、2001年版、2016年版
人教版语文课本
发现课文中都是“是人”
曾有媒体发布调查
结果显示
有94%参与投票的网友表示
记忆中是“斯人也”
当现实的课本和古籍上都记录着:
“天降大任于‘是人’也……”
而你的记忆却是“斯人”时
除了匪夷所思、大为震惊之外
有没有一种冲动
想要穿越回到自己的中学时代
去翻翻当年的语文书
网友们更是不淡定了
绝大多数的70后、80后
都信誓旦旦地表示
自己所学就是“斯人”
也有少数90后、00后表示
课文就是“是人”
如果是“是人”
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记忆偏差
如果是“斯人”
为什么又在课本上找不到?
不少网友发出疑问
更是引发了
关于各个年代集体记忆的热议
发帖网友表示,《孟子》的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,在中学课本存在几十年了,所有上过中学的人应该都背过。其中有一句“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”,自己记忆非常清晰,因为当时课上还联想到“李斯”是不是就是这个“斯人”?直到有一天他看到有人说,课本上,甚至是古文里,从来没出现过“于斯人也”这几个字。
“难道我记错了?”这位网友查找了人教版教材1992版本、2001版本和2016版本,全部都是“是人”。
人教社1961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。图片来源/网络
人教社1982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。图片来源/网络
人教社1991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。图片来源/网络
人教社2001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。图片来源/网络
此外,另有网友也进行了查证,人教社历史上的这篇课文自1961年开始,包括1982年、1994年、2006年等各版本均是“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”;四库全书刻本《孟子集注》(宋·朱熹 注),明代刻本《孟子注疏解经》(汉·赵岐 注)均为“是人”。
《孟子》。图片来源/网络
《四库全书-孟子注疏》。图片来源/网络
10月26日,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,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教材,自1961年收录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这篇文章以来,历套的教材都是“是人”版本,他们也查阅了众多古籍,查阅的结果也是“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”。
华东师大中文系副教授王耐刚专门从事《孟子》学史和《孟子》传本研究,他非常肯定地表示,从版本校勘的角度来说“是人”是对的。
既然“是人”为真相,那为何“斯人”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?王耐刚解释说,因为“是”与“斯”二者同源,意又相近,很有可能就是民间口口相传,产生了偏差。
因此,无论是“是人”还是“斯人”,从意思理解上都是对的,即为“这个人”。从传承传统文化精髓的角度上来说,两者皆可,但从背诵经典的角度则必须为“是人”。
为何许多网友出现“斯人”的群体记忆?
有网友说,可能是受部分教辅和电视节目的影响:
也有网友指出,这可能就是“曼德拉效应”:
“曼德拉效应”是一个心理学效应。最初声称这一现象的人是美国研究超自然现象的博主,名叫菲安娜·布梅,她称和大多数人一样(比如美国总统小布什),认为前南非总统曼德拉早在1980年就死于狱中,但现实情况是曼德拉死于2013年。在解释这一现象时,她声称这种大规模的集体失忆可能涉及到“平行宇宙”“多维空间”等科幻概念。
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,这并没有完整的科学依据去做理论基础。这种“以为自己记忆被篡改但实际上并没有的行为”被人们称为“曼德拉效应”。
值得注意的是,很多时候“曼德拉效应”的出现,是因为信息错位。新媒体技术引发的传播方式改变,更容易让无数个人的错误被媒介技术串联起来,变成大众的集体错误,随即演变成大众集体失忆的假象。
同样因“曼德拉效应”衍生的讨论,还有:“五十六个民族,五十六朵花”,还是“五十六个星座,五十六枝花”?“两只黄鹂鸣翠柳”,还是“两个黄鹂鸣翠柳”?
也有专家认为,群体性错误记忆的出现和心理暗示有关。“因为人倾向于相信别人所说的是正确的。一旦有错误信息出现,很可能误导了既有记忆的真实性。而且人们常常受到诱导提问的影响,重组了自己的记忆内容。”
都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集体记忆
70后、80后们
在平行时空里被替换的共同记忆
或许会被90后、00后们
正确的记忆所替代
但这样的考证与探讨
何尝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过程
你学的是
故天将降大任于“是人”
还是“斯人”?